九一果冻制品厂麻花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为能源转型重要抓手 将给相关行业带来更多机遇
发布时间:2023-11-06 【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日,第24届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与会专家表示,亚太地区已成为未来全球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市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将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多机遇。

        亚太地区成全球电力发展主要市场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也是全球能源消费最为强劲的地区。”2022-2023亚太电协主席、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在大会致辞中表示。

        过去20年,亚太地区电力需求增长200%,2021年电力需求上升至全球总需求的近一半,发电装机容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达到38.92亿千瓦,占全球发电装机总量的47.5%,已成为未来全球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市场。

        辛保安认为,亚太地区应当以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着力点,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促进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配置广域化、能源创新融合化、能源业态数智化,共同推动亚太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贡献度超过40%,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支持特高压输电、水电等一大批能源转型项目建成落地,依托新能源产业促进全球绿色转型。

        “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看电建。”中国电建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欧江流域7座梯级水电站已成为镶嵌在老挝大地上的七颗“明珠”。这是中国公司首次在境外全产业链一体化投建的水电项目,项目总装机1272兆瓦,占老挝全国电力总装机的39%。

        最近十年,中国电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承建水电项目已达到112个,总签约合同金额超过160亿美元,总装机容量超过34000兆瓦。截至目前,中国电建控股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27个,总投资740亿元,境外控股电力装机6.4吉瓦,已成为越南、巴基斯坦、泰国等国最大的新能源电力承包商,有力推动了我国新能源产业“走出去”和优势产能国际竞争合作。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为能源转型抓手

        专家认为,“双碳”目标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为我国加快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抓手。

        黄学农表示,我国将着力增强清洁能源供给,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增强清洁能源大范围配置和就地消纳能力。

        辛保安认为,要聚焦高端电力装备、柔性输电、新型电网等重点领域,加大跨行业、跨学科、跨国界联合攻关力度,促进技术转移共享。

        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余兵表示,要大力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持续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和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等降碳技术的应用,建立容量机制和备用辅助服务,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智慧能源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氢能制储运技术攻关。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磊认为,电能是新能源高比例转化、大规模外送消纳的便捷方式,电能替代是优化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提升终端能源清洁化水平的优先选择。要加快交通运输、工业、建筑等领域的电气化进程,促进能源消费体系全面升级和方式绿色转型。

        电力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在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看来,“双碳”目标以及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给能源电力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装备正全面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特变电工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下协同创新研制了世界首台±1100千伏发送端换流变压器,应用于±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在南方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特变电工协同创新研制了世界首套800千伏/500万千瓦的柔性直流换流阀,建立了柔性输电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提供保障能力。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介绍,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路径与行动逐渐明晰,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新能源与新储能等热度不减。公司持续在电力装备与新能源产业生根,已在光伏、储能、智网、绿电制氢+氢储能+氢能综合应用等领域多方位布局。

       “能源绿色转型低碳电力系统的互联互通将有助于改善地区的能源安全,同时也是让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可靠的信息技术。”协鑫集团副董事长费智表示,协鑫通过科技革命、材料革命带动制造革命、应用革命,再次率先助推储能平价、光储同寿、绿氢平价。协鑫掌握的GCL-FBR颗粒硅、CCZ、钙钛矿、硅烷特气、正负极材料、超分子电解液、智能超快充以及“电力+储能+算力”等一系列硬核科技,具有低成本、高效能、长寿命和超低碳排放等优势。